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表示,按现在的情况来说,现在还不具备大面积替代塑料的条件,因为塑料包装盒等塑料制品具有的优越功能有很多,这是别的材料所不具备的。而且还有一个更大的阻碍,那就是成本!
日本民间和政府系研究机构一直致力于潜心研究塑料替代技术,举个例子:一种可以降解的购物袋,它的成分70%是树脂,剩余的30%则是淀粉,通过食品级的添加剂可以调整强度。尽管这项技术虽然通过了检验,但是它的价格就变成了塑料的2.5倍,这就大大增加了推广的难度。除此之外,日本的造纸企业也在研究研究用纸来替代塑料容器。就是将纸的表面通过喷涂等加工,使纸具有隔绝空气和水分的特性,这样就变成了可以作为软饮料包装袋。这项技术已经投入使用,但废弃物作为废纸回收后,就变成了不可再生利用,而且这样做也增加了废纸分选的难度,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增加焚烧量。所以从材料的角度出发来看,替代了塑料,从再生资源的角度,降低了可回收率。这个矛盾如何解决,是需要企业界不断思考的问题。
BBC称,生物塑料是由可再生的物质提炼而成的,通常包括植物油脂、木薯淀粉、木片或食品垃圾。然而,印尼有初创公司则是用海藻包装代替塑料。他们用海藻制造三明治和汉堡包的包装纸、咖啡袋和调料包,以及肥皂的包装。用海藻制成的调料包在热水浸泡下可以溶解,然后直接食用,不需要扔掉包装纸。这样就具有了可持续和有营养的双重好处。
现在,全球治理塑料包装盒等塑料制品的垃圾的普遍做法就是利用法规监管的加强回收再利用。欧盟目前为其成员国提供了一个战略框架,要求它们从2030年起回收再利用55%的塑料废物。在美国,虽然没有联邦法律要求公民进行回收再利用,但各州都有各州自己的立法。在日本,地方政府会组织和鼓励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韩国的一些“限塑”方案很值得我们借鉴。根据韩国统计厅数据,2016年,韩国人均塑料制品消耗量为98.2公斤,位列世界第一;塑料袋消耗量为216亿个,这一数字为德国的6倍,芬兰的逾100倍。以一次性咖啡杯为例,韩国年消耗一次性塑料咖啡杯总量高达260亿个。
为减少塑料制品使用,去年8月起,韩国环境部禁止咖啡店使用一次性塑料杯。随着新年到来,“限塑”范围从咖啡店扩至超市和烘焙店等。今年1月1日,韩国《关于节约资源及促进资源回收利用的法律》修正案正式生效。其中规定,韩国2000家大型超市和1.1万家面积超过165平方米的超市全面禁用一次性塑料袋。根据修正案,除肉类、鱼类等含水分制品可使用塑料袋外,相关超市和大型卖场只能为顾客提供由废旧塑料重新加工制成的计量收费垃圾袋、环保购物袋和空纸壳箱等用于打包。修正案还规定,全国超过1.8万家的烘焙店从今年开始,也不允许免费提供塑料袋以及塑料包装盒。
韩国政府还加大对违法者的处罚力度。执法人员不定期到咖啡店进行现场巡查,若违反规定将根据咖啡店面积、违规次数等处以最高200万韩元(100万韩元约合6000元人民币)罚款。此外,大型超市如果被发现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商家将被处以最高300万韩元的罚款。韩国政府于去年底出台鼓励措施,对于干洗店和运输包装用塑料、雨伞塑料套、一次性塑料手套、食品保鲜膜等5种塑料制品,如果生产商能够进行回收再加工,政府将根据回收再生产量为生产商提供资金支持。